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的铁路道岔是需要经常换的,为什么经常换呢?因为道岔有损害部位,我们要时刻注意道岔的损害部位,大家知道铁路道岔常受损害部位有哪些吗?别着急,小编告诉你。铁路道岔常受损害部位1、关于道岔岔身:尖轨经刨切后断面削弱,且只有连接杆和跟端结构将其连接组成框架,在其全长范围内没有扣件将其固定在岔枕上,加上尖轨高于基本轨,当车轮通过时,尖轨容易发生跳动、横移和爬行,增大了尖轨尖的端被轧伤的可能性。从尖轨尖的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,轨距、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,轨距、水平递减率较大,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。导曲线半径小,且无高,因此轨距、水平、方向难以保持。
3、在距渡线道岔约30~50米处左右,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;卧式目视其高低。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,可记录在“轨向、高低及其他栏内”。
4、渡线道岔按照先轨距、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、记录。检查轨距时,大于1435mm为“﹢”,小于1435mm时为“﹣”;检查水平时,直股:以外股为标准股,曲股:以外股(上股)为标准股,标准股高时为“﹢”,反之为“﹣”号。
5、检查完轨距水平后,检查道岔方正情况和尖轨是否相错。检查前端方正时,如有相错,直基本轨向岔前相错时记为“﹢”号,反之为“﹣”号,如相错大于20mm,应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或记事栏内。尖轨相错大于10mm时,也应记录在上述栏内。
大家会正确检查渡线道岔了吧,如果还了解更多渡线道岔相关知识,可随时咨询我们哦。
右开道岔也是我们在铁路上产看到的道岔之一,你知道如何整治它吗?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吧。
右开道岔一经安装,便是长期处于被使用的状态,即便使用次数少,但也是常年被放置在户外的,也应当做好对右开道岔的综合整治及护理,那么有哪些有效措施呢?
1、要调查道岔的实际状态,梳理出病害类型。
2、记录好作业前后状态,对比分析作业效果。
3、根据调整情况,合理安排好作业计划,既要安排人员处理道岔严重晃点,又要安排人员整治道岔的基础几何尺寸工作。